返回首页 设置成为主页

三分钟加入重信网: 会员鸽舍加入 俱乐部加入 公棚加入 协会加入

二十一、好鸽离不开对人的依赖发布时间:2011-05-13 15:33:44作者:lyj96312
  一、鸽质高低须与一国一地的赛制绑在一起评判比较才为公正   与其先抱有成见、再凭空讨论什么国血外血的孰是孰非,为什么不重视自己的亲身体验、亲耳聆听那些真正杰出的养鸽人士不轻易接受外血的忠告呢?说实话,外国鸽是不错,引进也是方向。你能搬来人家的种精,甚至学来人家的观念,可你能连同人家的竞翔地理和人文环境也一块儿搬来吗?而搬不来使用效果就注定要打折扣!比如我们的鸽机警怕人,泊来鸟亲近可人。前者招人喜、后者讨人嫌,完全因国情定势而不同。这就像詹森鸽比赛落棚时天生就会小跑着进棚,但比赛途中一旦停栖也同样会见人家就落、见灯光就闯一样。新引进的国外鸽种飞起来是快,可它中网的机会(这一新因素越来越值得育种时重视)却比久居一地已经适应的本地鸽机会大得多!同样的鸽种,在国外是优点,在我国就是死忌!反之亦然。   现在圈内的价值观是:看谁引到最当红的鸽系,看谁交到最有声望的名家,看谁买到最有名气的鸽子。几乎所有人都身不由己随波逐流,媒体更是罪责难逃。炫耀成为当下主流意识形态。我们的机制,吆喝半天,最后给人的结论还是外国好。外国的汽车好,外国的环保好,外国的鸽子也比我们的好?我看不如直说是外国的人种比我们的人种好算了。在这种环境里,“我也能培育出像詹森那样快、比杨阿腾还要好的鸽系”,根本被认为是阿Q+阿斗!实际上,许许多多来我国的外国当红鸽主和过气明星,都不曾与国内真正的育种大家和赛鸽高手亲自切磋过,更谈不上真正的技术交流。是巨大的鸽价落差及其从事的投机人群把他们同“润物细无声的中国功夫”隔开了!所以,应该理解他们就中国赛鸽水平和中国鸽主素质不经意发表的与身份不符的鸽言鸽议。他们以为凭借历史和地理,他们天然就是这一行的老师呢。没有关系,真正的老师迟早会明白过来,而我们也愿意永远做胸怀若谷的学生。   二、什么东西才值得写成文章发表呢?   现在的鸽书鸽文普遍存在着一个巨大的误区:事情过去了,结论出来了,才大书特书,洋洋洒洒。而且专挑那条曾命悬一线的成功线来讲,其余大块浪费掉的黑暗岁月一笔勾销。读者照着去做,最大可能是重复作者的失败。鸽事是复杂的,鸽蛋都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呢。读者看书阅刊,需要了解的是鸽主事前做了哪些导致后来成功或失败的完整事实,通过比较,找出之所以导致后来两种结果的原因,从而受到启发。即成功者未成功前是怎么想的?引种选配比赛前是如何做的?而不是择其成、删去败的马后炮。文章重点应放在让人们事前掌握促成赢面的几个当务之急上做好一两件事已很好了,而不是事后尽讲些原则上永远没有错、操作上永远派不上用场的废话。鸽刊类属专业技术杂志,不是科普启蒙读物,它的读者对象应定位于行内中高层次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