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置成为主页

三分钟加入重信网: 会员鸽舍加入 俱乐部加入 公棚加入 协会加入

“风雨无阻”和“遇雨顺延”发布时间:2008-04-22 15:15:50作者:CCHBL
  前几天,我在中国信鸽信息网发了个讨论帖,让我没想到,这个帖竟然得到了许多鸽友的回帖和跟帖,朋友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真正体现了大家对中国信鸽事业的热情,和情感上的真挚的交流。 ---------------------------------------------------------------------------   论坛帖-讨论:是“风雨无阻”还是“遇雨顺延”   每年的信鸽比赛都有意想不到的恶劣气候,在很多大奖赛的竟翔规程里,大都写有:“决赛风雨无阻!”不过,也有个别协会的翔规程里写有:“决赛遇雨顺延!”不管协会管理层选择“决赛遇雨顺延!”也好,:“决赛风雨无祖!”也好,在协会里的会员都会引来一片骂声,哎......协会的工作也难做啊!   观点一:既然我们养鸽,就应该爱惜他们,恶劣气候或下雨,都会大大降低信鸽的归巢率,着是对生命不负责,这样的比赛对信鸽也太残忍,07年上海市信鸽协会的教训应该让我们清醒了。所以我们坚决抵制“风雨无阻”这种愚蠢的放鸽行为,恶劣气候打比赛,靠的是运气!   观点二:我们就是要风雨无阻,怕就不要来,恶劣气候才能检验出自己鸽子的能力!我们养的信鸽不是温室里的花朵。众所周知,战争年代,我们的信鸽挽救了无数的生命,它们在充满硝烟的战场上、枪林弹雨中、狂风暴雨里、信鸽们建立了不朽 的功绩,在当今和平时期,信鸽在冰天雪地里、大风大雾里也挽救过边防巡逻的战士,旅游登山爱好者的生命。如果我们的信鸽不经历风雨,怎见得彩虹呢?   观点三:既然协会竟翔规程定的风雨无阻,我们也无所谓,不过如果天气不好又将要出大奖啦......   如果你是参赛者,你将选择第几项观点?为什么,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   就我自己来说,我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想说的是,我是支持“风雨无阻”的,因为信鸽在500km以上的赛距或中长距离的赛距上,赛鸽必定会经历各种气候的洗礼。特别是在我们四面环山,气候多变的美丽“山城重庆”,信鸽的比赛距离在300km以上就会经历各种不同的气候,所以,在这艰难的比赛环境里,每年信鸽比赛都显得特别的激烈。如果没有优秀品质的赛鸽和针对性的训练,绝对不会有好的成绩。   大家也许看过“士兵突击”这部电视连续剧吧,主人翁许三多从一个在胆小懦弱、逆来顺受之中的农村娃,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特种士兵。靠的就是他有一颗坚忍不拔的决心和毅力,在老A部队的特训期间,每一次训练都是让你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中,甚至正常人无法想象的条件下进行的实战训练、野外生存训练等……这部电视剧里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国军人的情感和气节。如许三多咬着牙做333个腹部绕杠,是坚持;独守营房半年,让仅有一个兵的连队成为全团卫生标兵,是坚持;自己修成了一条几代老兵都没能修成的路,是坚持。他不会顾及任何“潜规则”,不会因为别人的脸色不好而放弃自己的看法,不会因身边环境的好坏而“随大流”……   我们不难看出,就算在和平时期,我们的军队一样在坚持着各种训练,这就是大自然教给我们的最基础的法则:适者生存!如果和平年代军队不训练,在好的军队也会逐渐丧失战斗力,走向灭亡……   我们的信鸽也是一样,如果遇到恶劣环境就“遇雨顺延”,不加强这方面的训练,那么我有个担忧,信鸽品系将退化,以后的信鸽将不再适应恶劣气候的飞翔,也将丧失野外生存能力。想想看,野生动物如难道遇到恶劣环境,就不出去觅食了吗?等死吗?信鸽比赛,并不是每只都会当天归,那么,必然也要学会野外生存法则,最优秀的品系才能得以传承。   其实,我想有的鸽友支持“遇雨顺延”的想法无非是两种。想法一是;在短距离比赛上,特别是高额奖金或巨额奖金的短距离比赛,如果遇到恶劣气候当天比见鸽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给造假者制造了机会。想法二是有的鸽友从珍爱生命的角度出发,不愿意让信鸽去接受这残酷的自然淘汰。前者我们可以理解,不过随着中国信鸽事业的发展,以及不断与国际赛事接轨,我们应该相信竞赛的环境将会越来越公平、公正、公开,造假者最终将不复存在。对与后者的想法,我认为其基本出发点是好的,但违背了自然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基本法则, 不适应信鸽品系的进化和发展,建议养一群观赏鸽,既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又可以达到娱乐的目的。                      (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