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伴性遗传 (下)发布时间:2009-04-25 21:33:02作者:王丰
连锁・伴性遗传--打开信鸽选择秘密的钥匙(下)
以上是对国内部分出成绩鸽的获奖探讨和遗传论证,为了更具有说服力,再让我们来看国外信鸽有关这方面的成功事例。
例3 英国著名养鸽家J・w logan 洛根(见上海《信鸽科研》1983年第2期----李肇元),是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养鸽家,曾获得英国联赛最高奖“英皇杯”冠军,他的著名赛鸽1836#是由近亲交配产生的,分析他的成功经验,从中也证实了放翔能力呈伴性遗传的规律。
在1826# 的育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963# 雄(1826#的祖父、外祖父),而963#的父亲103# 雄,三次参加600英里以上竞翔都名列前茅,963# 的外祖父28# 不是洛根早期出名的优胜鸽。很明显,963# 的两条性染色体Z中一条由其父103# 传袭来,一条由外祖父28# 经其母亲388# 传至过来。可以说,963# 纯合了洛根血统鸽优异和稳定的放翔性能,所以洛根对此鸽很自信(虽然它没有放翔记录),让它两次在1826# 的父系和母系中出现。
还有1826# 的舅舅1150# 曾获梅林赛的冠军,1150# 的父亲除是963# 外,母亲8260# 曾获德国莱茵赛两个第1名和一个第2名,而8260# 的父亲则又是洛根自己出名的种鸽Smal。这样看来,1150# 的两条Z和1315# (1826# 之母)的一条Z仍然是纯粹的洛根系。
就连在1826# 父亲中掺入的外血,洛根也采用了纯合的方式:676# 是1826# 的祖母,由于它的一条Z有可能传给1826那一代,故洛根对此也很慎重。实际上,676# 主要纯合了格鲁特血统,它的母亲922# 是这个血统(曾获奖)。676#的祖父Bendigo也是格鲁特血统,而且也是一羽著名的冠军鸽,从血统上来说,676# 有3/4的格鲁特血统,而从性染色体上分析,它的唯一一条Z是经其父4985# 由其祖父Bendigo遗传来的。
查阅有关信鸽育种方法的资料,也能找到若干论据。
例4 在60年代一本名不见经传简鸽刊上,曾介绍过一种保种选配法(后见于福州《闽都鸽讯》83年第1期‘饲鸽浅谈’----姜祖贵),也叫“返4代”,其公式如下:
┏ 外血统雌(起桥梁作用) ┳ 第3代雌 ┓
祖父(第1代)┫ 第2代雄 ------------------ ┛ ┣ 作出第4代
祖母(第1代)┫ 第2代雌 ------------------ ┓ ┣ 可留种或放路
┗ 外血统雄(起桥梁作用) ┻ 第3代雄 ┛
从式中可以看出,该办法的关键在第3代的性别选择上,2代外血统雌与本血统雄配合,作出后代选雌而舍弃雄;2代外血统雄与本血统雌配合,作出后代选雄而舍弃雌。只有这样,第4代才能不折不扣的获得祖亲代的性染色体Z,否则将只能获得杂合体(附注:该公式只适用于交叉遗传的鸽子)。这种即掺入外血又不失其真传的繁育方法,仍然客观地运用了伴性遗传的选择规律。
还有许多例证,因篇幅有限不再一一列举,需要申明的一点是:本文的意图并不是将严格的育种实践简单化了,只不过为了方便选择而已;再说闻名全球的勃力考克斯和西翁红绛的神秘色彩,不能说没有隐藏着未知的秘密,仅仅红绛色的“超级”显性遗传力,就不知给他们的育种、选择工作带来了多大的方便。
那么应用伴性遗传进行选择,到底有多大的把握和适应范围?又如何运用呢?
五、应用伴性遗传规律进行选择的利弊
应用伴性遗传规律进行选择的方法,实际就是谱系选择的发展,它的依据仍然是以血统遗传为前提的。在对某家族里的若干成员进行选择时,被选择的对象一定要血统清楚,繁历明朗。因为只有追溯亲代或比较同辈,才有可能洞察一、二,但对单独的鉴别某一羽来历不明鸽的优劣时,就目前来说,那是毫无用处的;并且该选择法对具有高素质和稳定实力的鸽棚来说,效果不一定明显,因为鸽与鸽之间的差距可能不大,一般不存在过高的选择问题。对一般的、特别是偶尔获胜的鸽棚来说,才具有较广的应用价值;因为优劣分明,运用该方法能提高选择效果,有利于迅速、准确的扩大优性群势。
在实际运用时,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借鉴本文所列几例成功经验里的选择规律,认真分析;特别在引进外血时,一定要羽色、外貌、性别、成绩和谱系五对照。对于配偶的选择,最好能拉大羽色的显隐差距,这样易于借助羽色进行参考选择。对于幼雏的选择,如果知道了要选留的性别,鉴别鸽蛋就可达到目的;如果要在一个性别里选留,那得需要等到幼雏长毛时,根据羽毛色别(最多二十天内)就可准确选择。
对于本方法的可靠性,目前尚很难说,因为用伴性遗传进行选择,主要目的是用以影射信鸽放翔能力(估计是导航定向方面)的优劣,与飞翔速度、归巢毅力没有明显联系,故充其量也不过有三分之一的把握。需要告诫读者的是:对于任何一种新生事物或经验、规律,不要生搬硬套。由于笔者本人在这方面的体验也不多,所论免不了有杜撰之处,不一定正确,望爱好者运用时灵活掌握为妙。
----------该文80年代中期刊登于江苏《翱翔》杂志上,87年以首篇位置收编在黄继泽(早期‘鸽友’杂志主编)出版的《赛鸽的奥秘》一书里。
- 上一篇:高速鸽体型选择要点
- 下一篇:连锁・伴性遗传 (中)